关于解决绿园区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难”问题的建议

 

代表姓名:张琦       代表团:青年

通讯地址:长春市绿园区西安大路3890号完美吉林分公司

联系电话:13844881229

邮政编码:130062

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国民对于基础教育愈加重视,择校及其相关的不公平现象已成为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教育问题甚至社会问题之一。以绿园区为例,近年来,随着省委、市委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巩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大幅增加,伴随而来的是义务教育资源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诱发了“入学难”“择校热”等突出问题。

问题:

主要表现在: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但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有限,稀缺而集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了择校竞争空前激烈。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和学生忙着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选拔考试,在 “划片招生”的严规之下,家长不惜重金购置学区房。 同时,绿园区学校规划建设不到位的矛盾日益凸显,出现了超规模学校和大班额及超大班额现象,解决上学难和上好学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建议:

一是统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把绿园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统筹规划、优先保障、重点建设,努力解决好城镇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缓解上学难,消除大班额现象,提高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

二是着眼长远科学设置布局。坚持将学校布局规划纳入绿园区整体规划,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原则,按照标准来建设。同时,结合绿园区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和学龄儿童变化趋势,科学预测未来 15 年规划区人口总量、教育需求量和各学段的千人指标比例,超前测算,使绿园区学校布局更加合理。

三是合理规划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有限,这时就会出现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应最大限度的缩小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教育经费要向薄弱学校倾斜。要将教育教学仪器、基础设施和校舍等硬件资源配置给薄弱学校,推进硬件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同时,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学校提供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并实现优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