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小区(社区)内智慧零售的建议
视观近年国内消费政策,均提倡成立或设立具有新型消费能力的措施或方法,提升或拉动消费档次,提高消费水平。政策的另一方面是要借助技术创新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再以数字化优势作为管理工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消费体验,最终实现拉动消费的核心目标。
当下,百姓购物的环境主要集中在中大型商超和百货商场。每次购物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每次购物必须采购一定量才能满足一段时间的生活消耗。这就导致消费基本集中在某段时间,非购物时间内不会再产生消费需求,这就抑制了消费动机和积极性。这种现象尤以80年代后的年轻人居多,而且向中年人群发展的态势。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城建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百姓都居住于相对封闭且庞大的小区内。因为小区内按照常规不增设传统便利店,导致小区百姓必须到小区外进行采购日用品,路途遥远而且遇到极端自然天气再无出门采购的消费心理,也抑制了消费动机。这些抑制消费动机的因素都是因为路途较远,购物不便利造成的。年轻人这种情况尚为好些,但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民众就更加严重。89.37%的老年人其子女已外出打工,甚至定居于外省市,平日没有便利的购物服务,导致小区内的老年人购物极为不便。不仅要走出小区,而且进入冬季之后购物更为不便。
所以,我建议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米的小区内,增设一些具备一定仓储能力的自动化购物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仓储200左右SKU,基本可以满足日均600户家庭的日用生活品采购需求,而且设备还要具备智能管理和数据采集功能,这样可以实现不用走出社区便解决必要生活用品购买的需求。
另一方面,设备一定要具备必要的危机应急功能,仓储有必要的雨衣,口罩,救生用品。一旦出现极端自然灾害可以凭身份证号码直接领取救生或应急用品。
再有,小区内的老年人可以领取由民政单位和爱心单位提供的代金券和免费食品(如袋装菜品半成品)及用品,回家只需加热即可食用。因为老年人因视力、体力、味觉的减退很容易买到不合格的菜品,并且如孤寡老人自己做饭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稍不留意就会摄入太多的盐,日积月累增加很多患病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在楼下直接领取或购买日配的半成品餐食,上楼回家加热即可食用,既方便又安全还有品质保证。
加强小区内自动零售设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可以及时采集小区内的治安数据,协助物业单位开展联防工作。例如可以通过增设摄像头,在购物的时候判断是否是嫌疑人,是否为重点关注人群,这些技术都已经较为成熟,完全可以做到及时性,也避免小区内治安问题的发生。
作为小区的物业单位,增设智能化零售设备再配以自动回收系统,可以提高小区物业的服务质量和民意水平,减少服务矛盾,创造新的业主与物业单位的沟通形式。比如设备加装触摸屏幕,可以实现业主在购物的同时做到社区信息的告知与传达,并且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缴纳物业费,水电煤气费等。
综上所述,我只是在某些方面表述了小区内增设智能化水平较高的零售服务设备的一些便利优势,还有更多的社会作用和民生作用亟待进一步的研究。我也作为一名组织的新成员志力于社情的观察者和解读者,不间断的通过我的学习和努力创新出更好的、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李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