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长春软环境的建议
财经女侠叶檀曾经写的一篇《东北三省已成为最没有前途的省份》,东北三个省会均榜上有名。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偏颇,也引来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反对,认为文章作者没有客观、理性地去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一味地去唱衰或是采用一些雷人的语言去博取人们的眼球。
实事求是的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谁又不爱自己的家乡呢?长春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民风淳朴,多次被国家评为最具人情味的城市。但与之不和谐的是: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作风拖沓,官僚主义严重,往往给人留下及其恶劣的印象。
前几天陪一个亲属去某局办理退休手续,大厅里人非常多,没有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咨询和引导,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到了窗口,人家告诉你要身份证复印件,复印机不但大厅里没有,而且楼里都没有,需要出去到马路对面一个超市里复印,没办法呀,排了1个小时好容易到了前面又不得不离开。遇到这种情况谁能心平气和呢?两个字:窝心。很多人都愤愤的埋怨,大家可以接受复印花钱,那么请领导们给老百姓在办事大厅里放台复印机可以吗?
现今无论是上学还是就医,哪怕是去街道办件理所当然的小事儿,人们都要首先想到找熟人,这样才能快而好的办成事情,否则,办起事情来就是难啊!这样的软环境怎么能够留住外来企业和人才?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要想振兴长春,必须加强软环境建设,一是不断提升政府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切实保障百姓和投资者的利益。
无论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与社会期待、群众诉求相比,东北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都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热点事件,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或者坐等舆论平息,而应把热点事件和相关舆情作为改变提升的动力。把这样的紧迫感传导为各级工作人员的压力,“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找办法”,才能推动营商环境根本性好转,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群众的获得感,让良好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成为东北振兴的有力支撑。
谷霞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