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垃圾分类的建议

资源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主要问题,实行垃圾分类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在很多发达国家对此都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在积极支持,在我国,由于人们意识薄弱,政府对此重视不够垃圾分类工作而且没有很好地落实。

据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之所以没有实际效果,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一是公众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在我们城市的很多地方,虽然都有开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但是人们还是随意往里面投放垃圾,并没有按照垃圾箱上的标注分类投放垃圾。

二是有的区域主要是居民小区没有分类垃圾箱,目前相当一些居民小区都是一个混合垃圾箱,不管是可回收或是不可回收的垃圾都一起投放在一个垃圾箱中。

三是政府在垃圾分类实施方面存在责任,主要表现在公共,没有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什么垃圾是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人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应尽快给群众补上这一课,有时即便群众对垃圾进行了分类投放,政府环卫部门在清理垃圾时还是一股脑的全部又把分类后的垃圾混到一起搬走了。也就是说,政府部门首先要带头对垃圾进行分类来运。

垃圾分类好处很多,我们日常所说的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定或标准将垃圾进行分类储存、投放、转运。据了解,回收的垃圾可变成很多有用的资源,比如说一吨废纸可以再造850公斤的好纸。可节省木材三百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一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一吨废塑料可回炼六百公斤的无铅汽油和柴油等等。

我们平常说的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不可回收垃圾是指除了可回收垃圾以外的所有垃圾,一部分是指可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包括果皮,蔬菜,花草等,另外一部分是指有害的,容易造成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的不可回收垃圾,比如荧光灯,过期药品等。实行分类垃圾目前看来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政府只要严格制定完善的垃圾分类规范,认真带头对垃圾进行分类,坚持不懈地帮助工作,掌握一些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同时广大群众从自身生存环境出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一定会做好。

这是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一定能够走上正规化的道路,因为实行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王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