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离校园暴力的建议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暴力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其中一些暴力表现出团伙性、报复性、残忍性等特点,其中有因碰撞、口角、玩笑、甚至眼神、微小日常摩擦引起的,也有少部分因经济、感情纠纷引起,本应宁静、和谐的校园,却出现江湖式的腥风血雨。

分析校园暴力的产生有以下几点因素:         

1、          青少年处于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法律意识薄弱,容易意气用事,不计后果;

2、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孩子的心灵不健全;

3、          学校教育重知识而轻德育和法制教育;

4、          四是社会对这方面的宣传、打击力度不够,导致青少年的观念偏差。

那么远离校园暴力就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以上问题,阐述个人的几点建议:

1、   家庭教育方面:

(1)防患未然,源头预防:一个人的性格、行为的养成大多受家庭的影响,家长应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约束自我的行为,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既不可过于溺爱也不要疏于管教,多与孩子沟通,多给孩子关爱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2)已发生校园暴力,家长应及时补救:对于已发生校园暴力的孩子的家长,若孩子为施暴方,要指出孩子的错误,但不可矫枉过正,激化矛盾,或是以暴制暴,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若孩子遭受到校园暴力,家长应及时做情绪疏导,对外给孩子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对内要树立孩子的原则性与责任感,防止孩子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下,导致孩子过于怯懦或是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暴力报复。

2、学校方面:对于学校,应增设相关课程,加强思想教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变化与自我诉求。加强了解校内外的治安情况,随时保持警惕性。

3、社会方面:对于社会监管,要加大反校园暴力宣传力度,维护校园周围的治安环境,加强网络监管,严厉禁止网络及传统媒体传播暴力内容。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杜绝校园暴力的产生,要加强源头预防、教育改革、家庭教育、思想观念、法制宣传等,为青少年的健康学习、快乐成长营造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