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孩政策出台如何重视幼儿教育的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二孩政策,很多家庭开始了矛盾的挣扎,一面开心,一面忧虑。开心是因为国家政策放宽,可以再要一个宝宝为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和乐趣。忧虑是因为孩子出生后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其实不仅仅是“二孩”时代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突出显现。就是我们的一孩也一样面临着学前教育的种种选择。我们为人父母也都在为自己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深思熟虑,高瞻远瞩。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适时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
下面我就要用一个教师朋友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学前教育对我们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孩子在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我的朋友是一位公立普通小学的一年级教师。他带的班级有26位学生,因为是农民工孩子较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有5人,都是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直接进入就读一年级的。刚开学看着那一个个充满稚气的孩子是多么的可爱呀!然而当他们坐到教室里就不是了,他们哪是学生就是一群在家玩耍撒娇的小孩,有的玩,有的叫,有的坐到桌子上,教室里根本没你这老师,更有甚者怕孩子哭父母竟坐在一旁陪读,看到教室里的一切谁敢相信那是一年级生。接下来的日子就不用说了,进入教室你是根本无法上课的,你的任务就是哄啊哄,有时还要教一些学校的规矩,就这样一星期过完了。第二星期本想进入常规进行教学了,哪想全班竟然有6个不会捏笔,看着这无辜的学生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这样捏笔教学又一星期。对于后面的教学就不用再说了,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缘故。
这样教学进展困难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收到学前教育。现在由于我们国家发展的客观原因,有些农村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还是不够重视,市里相对来说还要好一些。但是参差不齐的生活水平,又给家长们对于孩子们学前教育的选择问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哪怕是孩子的幼儿园都是谨慎选择,认真衡量。但是现在客观发展的弊端仍然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上突出暴露。所以怎样提高大家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提升学学前教育的质量,是我们现在社会的重中之重。目前两会已经结束,但是两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仍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索。其中就二胎政策和学前教育在两会当中都有提出探讨。怎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我们任重道远的责任。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曾说过:孩子的年龄越小、知识经验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以及智能的开发越是离不开主体与外部客观世界积极的互动。可见,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孩子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条件和机会的空间。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健康情绪等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这将决定幼儿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孩子在学龄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的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例如:孩子在游戏中常常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往来、互相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学前教育中的一些交往及能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礼貌待人。如:见到老师、同伴能主动问好;与人告别时会说“再见”;请别人帮助时会说“请”;受到别人帮助时会说“谢谢”;无意碰到别人时会说“对不起”等等。幼儿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也是在日常和游戏中获得经验的。相反,如果孩子在学龄前期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后继阶段就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或出现差异。这些都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难适应学校生活,与人交往困难、厌学、逃学;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会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歧途。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学前教育教育真正受到重视,并且能够提升我们的学前教育水平呢?我认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就是我们在幼师的人才运用和培养方面应该大力加强。众所周知,幼师的工作幼教是开发幼儿潜能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它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集体化的学习环境。在幼教这一“适合的环境”下,对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健全的人格、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会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基础,所以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很多人误解了幼儿教师的职责,有不少人认为,幼儿教师所行使的是保姆的职责,只要幼儿在学校里不出安全事故,同时,又能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在学校吃好、不生病就达到幼教的职责了。殊不知,其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家长亲自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是因为他们信任你,相信你能教好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什么都没学到的话,那些家长还会信任你吗?依稀还记得,曾经有一段简短而又意味深长的话深深的打动了我“:他是一个很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当他把孩子亲手交给老师后,便对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把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交给你了”,老师一听,很是诧异,故而便疑惑不解的问到,“最宝贵的东西?你没给我什么啊?”那个人回答说:“孩子是我这一生中最珍贵的宝贝,我现在不是已经把他交给你了吗?”从这段意味深长的谈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她不仅要把孩子保护好,不让他们受到一点点的伤痛,还要时刻负责他们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有责任让每一个接受幼教的孩子,学到应有的东西。正如对话中的主人公所讲的那样,因为他们把孩子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对此负责,就应该倾尽全力,一丝不苟的为幼教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幼儿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他人说好,就是“好”,他人说“坏”,就是“坏”。如果我们在这段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并加以引导,将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幼教老师的职业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当今社会又为这些担当重任的幼儿教师们提供了什么福利政策和好的待遇了呢?薪资平平,待遇平平,使得不少优秀幼教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从现在开始提升幼儿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幼教事业的足够重视,让他们在心里热爱这份职业,并乐于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这份神圣的事业。纵观现在的教育体系,幼教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能是最低的,但是从整个教育结构上看,他们应该是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把他们的心理水平和福利待遇重视起来,提升起来。把他们放在首位。幼儿教育本来是在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现在却还在末端发展,没有得到重视。所以我们应该把幼教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提升起来,让他们作为教育结构中的第一位,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肯定。其实他们就和孩子们上学时的老师一样受到重视和尊重。因为他们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和授课老师是没有区别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一样受人尊敬,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是他们起跑线上抛砖引玉的第一人。所以想要提高孩子们学前教育的重视度,那就必须要提高这其中的关键人物,也就是幼儿教师的重视度。提升他们的薪资待遇,福利政策。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对他们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将会是他们成功走向社会的一块坚实的基石。习惯是在长期而又漫长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也只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幸福。幼儿教师,便是这一切良好习惯的培养者!
现阶段我们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财政支撑、多渠道投入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扩大非营利性、事业性质的公立幼儿园的比例,实现对幼儿园市场价格的控制,保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困难弱势群体的扶助机制,重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补偿功能。应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依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功能、发展方针、政府责任等,促进学前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我们要努力升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人才储备。培养高端的幼教人才,提升他们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从而带动我们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幼儿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幼儿教育阶段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不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幼教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把幼教事业做好,才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所助益,才能更加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重视幼教人才,重视学前教育,提升人们对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视度是我们任重道远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面对我们可爱的孩子,谁有权利在他们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的道路上说不呢!
绿园民建会员:黄宇镝